如今,對於每個企業而言,了解自己顧客不僅僅是一項競爭優勢,更是一種必要性。成功的企業是那些真正認識到顧客如何與企業品牌互動、如何行動以及他們在尋找什麼的企業。而這正是顧客旅程地圖(CJM)可以幫助您實現的目標。這個強大的工具能夠將顧客的旅程可視化,突出顯示其中的高光時刻和痛點。

在本指南中,您將學習如何建立顧客旅程地圖,研究具體範例,並最終了解如何使用最佳平台將其應用於您的流程中。
關於顧客旅程地圖您需要知道的所有內容
什麼是顧客旅程地圖?
顧客旅程地圖是一種顧客與品牌互動過程的可視化表示。 這種可視化包含了從最初接觸點到長期參與的所有互動步驟。
從本質上講,顧客旅程地圖展示了顧客隨著時間推移,通過各種接觸點與您的品牌互動的故事。因此,要建立顧客旅程地圖,您需要包括互動的階段、使用的渠道、情感的高低起伏以及潛在的痛點。

顧客旅程地圖的使用目標
但為什麼要使用顧客旅程地圖呢?這項技術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識別阻力點和參與機會來提升您的顧客體驗。因此,您會發現針對每個可能的行業都有範本,無論是 B2B 還是零售顧客旅程地圖。
此外,這個有價值的工具還有更多用途。更具體地說,顧客旅程地圖專注於以下目標:
- 使您的團隊成員與您的行銷策略保持一致。
- 通過優化顧客體驗和識別潛在痛點來減少流失率。
- 在顧客旅程的每個階段,個性化您的溝通內容以及與顧客的直接互動。
- 識別產品設計、行銷活動和顧客服務的改進方向。
顧客旅程地圖的核心組成部分
當您決定建立自己的顧客旅程地圖時,您會發現有許多顧客旅程地圖範例可供研究。當您比較它們時,您會注意到無論您的行業如何,地圖中都應包括一些核心組成部分。當然,適合您的顧客旅程地圖工具將為您提供自定義選項,允許您包括所有或部分這些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一個結構完善的顧客旅程地圖將包括以下所有或部分組成部分:
- 顧客角色(Customer Persona): 事實上,這是您理想顧客的代表形象。即使它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其特徵是基於您真實顧客的數據。將顧客當作真實的人來看待,而非抽象的概念,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他們的需求、目標和情感。
- 接觸點(Touchpoints): 這些是顧客與您的品牌互動的所有時刻,例如造訪您的網站、收到您的電子報,或聯繫客戶支援。瞭解這些接觸點將幫助您制定有效的溝通策略。
- 顧客旅程階段(Stages of the Journey): 每位顧客在其顧客體驗旅程地圖中都會經歷一些特定階段,包括認知、考慮、購買、留存以及推廣或忠誠。在每個階段,顧客對您品牌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區分這些階段非常重要。
- 顧客目標(Customer Goals): 這一部分指的是顧客在每個階段希望達成的目標,也包括顧客在每個階段對您品牌的期望。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將增加他們邁向旅程下一階段的可能性。
- 情感與痛點(Emotions and Pain Points): 在這一部分,您需要研究您的策略對顧客的情感影響。他們的情感反應對於識別哪些能創造愉快的體驗以及哪些可能是痛點非常重要。後者指的是那些引發負面情感的方面,例如困惑。
- 機會(Opportunities): 這是一個專門用於改進或創新的綜合部分,您可以在旅程的每個階段進行改進。您所識別的痛點通常是發現機會的絕佳來源。
- 渠道(Channels): 這是一個可選的組成部分,但在顧客旅程地圖範例中逐漸變得不可或缺。如今,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顧客聯繫,例如電子郵件、簡訊、推播通知,甚至是即時通訊軟體。您將決定在每個階段使用哪種渠道,以優化顧客體驗。
顧客旅程地圖的類型與用途
常見的顧客旅程地圖類型
找到一個可靠的顧客旅程地圖工具是創建 CJM 的第一步。然而,在此之前,您還需要確定您希望開發哪種類型的顧客旅程地圖。其實,這種可視化工具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有多種格式。
您將發現最常見的 CJM 類型如下:
-
1
現狀地圖
現狀地圖是最常見的顧客旅程地圖類型之一,幾乎所有顧客旅程地圖工具都支持創建這種類型的地圖。這種可視化圖表展示了當前的顧客體驗,也就是說,地圖上只包含現有的接觸點、痛點和情感反應。因此,這種類型非常適合用來評估您目前的顧客旅程。 -
2
未來狀態地圖
未來狀態地圖是另一種顧客旅程地圖。顧名思義,這種地圖可視化了理想或期望的顧客體驗。這種類型的地圖更適合為您的品牌設定目標。例如,您可以將其作為指導,了解理想的產品或服務旅程應該如何呈現。通常,未來狀態地圖會與現狀地圖一起創建,以便您可以快速比較實際和理想的旅程。 -
3
日常生活地圖
日常生活地圖是另一種類型的顧客旅程地圖。然而,與其僅專注於您的產品,不如將重點轉向您的顧客角色。在這個顧客旅程地圖範例中,您詳細描述了典型顧客的一天,包括可能與您的產品或服務無關的活動。當您希望深入瞭解顧客一天中的心情和狀態時,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通過這樣做,您將能夠找到最佳的溝通時機和適合的渠道。 -
4
服務藍圖地圖
服務藍圖地圖擴展了顧客旅程地圖範例,包含了支撐您服務的後端流程。如範例地圖所示,當顧客通過移動應用程式訂購咖啡時,有多個支援系統會被啟動。本質上,這種顧客體驗旅程地圖展示了您的產品運作背後的流程與顧客所感知之間的關聯。 -
5
特定渠道地圖
如果您的公司運營於多個渠道,那麼您將從特定渠道地圖中受益。實際上,這種顧客旅程地圖可以是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任何其他類型。其主要區別在於它聚焦於顧客如何通過特定渠道進行互動。例如,您可能有一個移動應用程式和一個線上商店,因此特定渠道地圖將分析其中一個渠道的顧客旅程。


階段 | 行為 | 接觸點 | 情緒 | 機會點 | |
---|---|---|---|---|---|
7:30 AM | 日常生活地圖 (Awareness) | 起床後查看今天的課表與作業 | 每日行程小工具、推播通知 | 心情差、有點警覺 | 智慧晨間摘要功能(課程、截止日、天氣) |
9:00 AM | 使用中 (Active Use) | 上課時查看講義投影片 | 課程區塊、講課教材 | 專注中 | 支援 App 內批註,並與雲端同步 |
12:30 PM | 探索 (Exploration) | 想吃午餐,查看餐廳菜單與即時人潮 | 餐飲頁籤、人潮即時追蹤、餐點錢包 | 肚子餓 | 排隊等候時間、人潮資訊、飲食偏好篩選、集點回饋 |
3:30 PM | 互動參與 (Engagement) | 發現實習相關活動 | 活動資訊頁、App 內 RSVP | 好奇、投入 | 個人化活動推薦、RSVP 同步、社群參與機制 |
9:00 PM | 反思整理 (Reflection) | 檢視已完成任務並安排下一步 | 任務清單、提醒事項 | 滿足,準備休息 | 連續達成獎勵、回顧摘要 |
顧客行為 (CUSTOMER ACTION) | 前台動作 (FRONTSTAGE ACTIONS) | 後台動作 (BACKSTAGE ACTIONS) | 支援系統 (SUPPORT SYSTEM) | 接觸點 (TOUCHPOINT) |
---|---|---|---|---|
打開 App 並瀏覽菜單 | App 顯示品項、價格與客製化選項 | 從 CMS 擷取菜單資料 | 內容管理系統、價格 API | 行動 App |
下單並付款 | 選擇品項、結帳、收到訂單明細 | 處理付款、訂單送至吧台系統 | 金流系統、會員集點、POS 系統 | App、付款確認畫面 |
收到取餐時間與確認通知 | 顯示確認畫面、發送推播通知 | 訂單加入後台製作排隊序列 | 訂單管理系統 | App、推播通知、Email |
到店取餐 | 店員叫號或將飲料放至取餐架 | 更新訂單狀態為已完成 | 訂單追蹤系統、員工操作介面 | 店內標示、取餐櫃檯 |
於 App 留下回饋 | App 彈出問卷或回饋表單 | 將資料儲存至意見分析系統 | CRM 系統、數據分析平台 | 行動 App、Email |
階段 | 顧客行為 | 情緒 | 痛點 | 機會點 |
---|---|---|---|---|
認知 | 在智慧電視主畫面或親友推薦中看到 App | 好奇、感興趣 | 價值主張不明確、App 載入速度慢 | 短版體驗預覽、優化導覽畫面 |
考慮 | 打開 App,瀏覽免費內容或預覽 | 謹慎、探索中 | 遙控器操作困難、內容太多太雜 | 個人化推薦、語音控制功能 |
註冊 | 透過電視驗證碼+手機註冊或登入 | 稍微煩躁,但專注 | 遙控器輸入麻煩、載入慢 | 支援 QR Code 掃碼登入、自動填入電視帳號 Email |
互動 | 瀏覽並觀看節目,建立收藏清單 | 放鬆、娛樂 | 搜尋體驗差、常卡頓 | 更智慧的搜尋功能、動態調整串流畫質 |
留存 | 每天回來觀看,接收電視通知推薦內容 | 忠誠、期待新內容 | 推薦內容重複、自動播放惱人 | 每週精選播放清單、自動播放可關閉選項 |
推廣 | 聚會時在電視上推薦 App 給親友 | 自豪、熱絡 | 多人共用時 App 容易當機或卡頓 | 系統穩定性更新、多人共賞模式 |
用途與商業價值
如您所見,不同類型的顧客旅程地圖讓您對公司及顧客如何與公司互動有更深入的瞭解。因此,這種技術展現了不可忽視的商業價值,例如:
- 改善顧客體驗: 顧客旅程地圖的主要特點是將顧客的體驗置於首位。透過這種方式,您能夠揭示顧客體驗中的痛點和情感高峰。如果您將此工具作為指導,便能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滿足顧客期望,並贏得他們的忠誠。
- 提高顧客保留率和忠誠度: 通過識別潛在的摩擦點並積極解決,您可以為顧客提供更高的滿意度。如果他們對您的產品持續感到滿意,那麼他們將成為忠誠且長期的顧客。
- 更高的轉換率: 瞭解顧客的決策過程有助於您優化行銷與銷售策略。例如,在電子商務的顧客旅程地圖中,您將消除任何摩擦點,確保訪客完成購買。
- 跨部門協作一致性: 在大型公司和企業中,行銷、銷售、產品和顧客服務團隊通常各自獨立運作。學會創建顧客旅程地圖後,您將擁有一個無價的工具,能與所有團隊分享顧客體驗,實現共同目標。
- 以數據為基礎的決策: 特定的顧客旅程地圖突出了在哪裡以及如何收集顧客數據。此外,它還幫助您根據實際顧客需求(您已識別為機會)來決定投資方向。
- 增強的個性化: 當您創建顧客旅程地圖時,您突出了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接觸點。透過這種方式,您可以更有效地定制訊息以提升參與度。
- 降低運營成本: 顧客旅程地圖的一個長期好處是能夠發現效率低下和服務缺口。因此,它們能有效促進流程簡化與任務自動化。
創建顧客旅程地圖的步驟
現在您已經知道什麼是顧客旅程地圖,接下來可以進一步瞭解如何創建它。在本節中,我們將介紹您需要完成的所有準備工作和實際步驟。以下是創建顧客旅程地圖範例的步驟。
#1 準備階段

準備創建顧客體驗旅程地圖非常重要,因為這將影響地圖的實際成功和有效性。因此,在開始之前,請確保您已完成以下事項:
- 定義目標: 從明確的目標開始。您的旅程地圖專注於哪個元素?您是否在尋找改善支援的機會?還是尋求減少流失的方法?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行動路徑,因此值得花些時間來定義它們。
- 建立顧客角色: 當您考慮您的顧客群時,這就像是在談論一些抽象的概念,感覺並不真實。顧客角色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您創建品牌平均顧客的心理形象。因此,與其問「我的受眾喜歡什麼?」不如問「John Smith 喜歡什麼?」。使用數據和訪談來構建代表不同顧客類型的角色。
- 收集數據: 每個商業決策都需要數據,您的顧客旅程地圖範例也不例外。收集定量和定性數據,以便您擁有充足的見解來得出結論。
#2 設計過程
一旦完成了上述所有準備工作,您就可以開始創建顧客旅程地圖了。這個過程可以總結為五個獨立的步驟,您必須遵循這些步驟來創建顧客旅程的完整可視化。
這些步驟如下:
-
1
明確顧客旅程階段
繪製出您的顧客旅程的主要階段。我們已經提到過,最常見的階段包括認知、考慮、決策、保留和忠誠。然而,您應該記住,根據您的產品和行業,可能需要包含更多或更少的階段。 -
2
繪製接觸點與情感
接下來的步驟是識別您的公司與顧客之間的接觸點。請注意,您應該針對每個階段分別進行。除了了解顧客如何與您的品牌互動外,您還應該記錄您的產品如何正面或負面地影響他們的情感。 -
3
分析痛點與機會
下一步是突出造成摩擦的元素,這些將是您的痛點。痛點是指顧客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而機會則是改進這些問題的潛在方法。然後,您可以集思廣益進行改進,添加新功能,並創造增長機會。 -
4
可視化地圖
一旦您完成了上述所有信息,您就可以創建地圖的可視化。從市場上眾多選項中找到最適合您的顧客旅程地圖工具。幸運的是,您可以找到許多不同行業和案例的範本和顧客旅程地圖範例。 -
5
分享並迭代
現在您已準備好與您的團隊分享您的顧客旅程地圖。然而,這個過程並未就此結束。根據反饋與顧客行為的變化,定期檢視並修訂地圖。
顧客旅程地圖範例
在本節中,我們將為不同的行業提供具體範例。找到最適合您公司的顧客旅程地圖範例,從中獲得靈感並創建您自己的地圖。
電子商務
我們的第一個顧客旅程地圖範例非常適合電子商務行業的企業。更具體地說,它是關於一個時尚應用程式及其整體購物體驗。
階段 | 顧客行為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點 |
---|---|---|---|---|---|
瀏覽 | 在時尚購物 App 裡瀏覽潮流穿搭 | 興奮、受到啟發 | 行動 App、首頁、搜尋欄、篩選器 | 商品種類過多,容易眼花撩亂 | 精選商品推薦、個人化推薦清單 |
商品比較 | 瀏覽多款商品、看評價、查尺寸建議 | 好奇、有點猶豫 | 商品頁面、比較功能、評價區 | 尺寸標示不一致 | 統一尺寸表圖示、模特兒試穿預覽 |
下單購買 | 將商品加入購物車並完成付款 | 自信、滿意 | 結帳頁、付款閘道 | 優惠碼無法正確套用 | 優化優惠碼操作、自動套用最佳優惠 |
配送 | 透過 App 查詢物流狀態,收到到貨通知 | 期待、有點著急 | 物流查詢、推播通知 | 配送時間範圍不清楚 | 即時配送追蹤、簡訊到貨提醒 |
回饋 | 因尺寸或其他原因考慮退貨,對退貨流程感到困惑 | 挫折、猶豫 | 訂單紀錄、退貨頁面、客服對話 | 退貨政策說明不清楚 | 結帳後及 App 內新增退貨流程圖示指引 |
人物角色: Emily,28歲,一位注重時尚且有品味的年輕女性,喜歡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進行購物。
階段: 瀏覽 → 產品比較 → 購買 → 交付 → 反饋。
情感: 大多為正面情感。產品比較和反饋階段包含需要解決的負面情感。
主要痛點: 尺寸視覺化不足以及令人困惑的退貨政策。
主要機會: 制定標準化尺寸表,並在結帳後提供可視化的退貨政策指南。
SaaS
接下來的範例是一個針對 SaaS 的 B2B 顧客旅程地圖。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研究了一位產品經理在嘗試採用新管理軟體時所經歷的階段。
階段 | 顧客行為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點 |
---|---|---|---|---|---|
研究評估 | 閱讀評價、比對功能、查詢價格 | 好奇、分析型 | 產品官網、評論網站、同業推薦 | 功能太多、優勢不明確 | 突顯關鍵功能、比較表、情境應用頁 |
免費試用 | 註冊試用,體驗核心功能 | 樂觀、測試心態 | 註冊頁、歡迎信、App 控制台 | 缺少指引、無明確起始操作 | Onboarding 清單、歡迎教學影片 |
系統設定 | 匯入任務、建立團隊、分配角色 | 挫折、覺得複雜 | App 介面、整合設定頁、控制台 | 介面複雜、選項太多 | App 內導覽教學、逐步設定精靈 |
學習操作 | 參加教學直播、查知識庫、詢問客服 | 投入學習 | 客服中心、線上教學影片、聊天室支援 | 進階功能不好找 | 依角色分層學習、可搜尋的教學影片庫 |
續約決策 | 評估團隊使用情況,考慮是否付費續約 | 謹慎、關注投資報酬率 | 價格頁、帳戶管理後台、續約提醒 | 不確定團隊有無發揮所有功能效益 | 使用數據儀表板、自動化 ROI 報告 |
人物角色: John,36歲,產品經理,非常目標導向且注重時間。
階段: 研究 → 免費試用 → 設置 → 培訓 → 續約。
情感: 除了設置階段讓 John 感到不知所措外,其餘階段情感非常正面。
主要痛點: 設置過程令人沮喪,使用者介面過於複雜。
主要機會: 通過教程和應用程式內引導簡化上手過程。
金融
銀行顧客旅程地圖範例聚焦於銀行提供的一項服務。在此案例中,我們將探討的是一位想要申請房屋貸款的顧客旅程。由於他們是首次購房者,因此他們對於正確完成整個流程感到焦慮。
階段 | 客戶行動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 |
---|---|---|---|---|---|
研究 | 查詢房貸運作方式及可負擔金額 | 好奇、感到不知所措 | 線上利率比較工具、銀行產品頁面 | 條款複雜,資格不明確 | 創建初學者指南、影片及負擔能力工具 |
申請 | 開始線上申請並上傳文件 | 充滿希望、焦慮 | 線上申請表格、電話支援、銀行應用程式 | 表格混亂,文件說明缺失 | 使用逐步指南和智能清單 |
審核 | 等待信用檢查和核保 | 緊張、不確定 | 電子郵件更新、貸款專員來電 | 溝通不良,沒有狀態更新 | 提供即時狀態追蹤和定期電子郵件/簡訊更新 |
核准與結案 | 審閱條款,簽署文件並完成交易 | 興奮、謹慎 | 電子簽名平台、分行拜訪 | 法律術語,承諾恐懼 | 提供簡明語言摘要及房貸顧問服務 |
入門 | 設置付款並搬入新家 | 鬆一口氣、自豪 | 銀行入口網站、房貸帳戶儀表板 | 首次付款混亂,無後續支援 | 發送歡迎套件、付款提醒及房主提示 |
角色設定: Sarah 是一位首次購房者,正在申請房屋貸款,對於正確完成流程感到非常焦慮。
階段: 研究 → 申請 → 審核 → 批准與結案 → 入門指導。
情緒: 在申請和審核過程中感到焦慮和不確定。
主要痛點: 申請要求不清楚。
主要機會: 提供申請前檢查清單、逐步操作指引,以及透過電子郵件和簡訊的定期更新通知,向顧客提供清晰的申請步驟與進度更新,減少焦慮感。
醫療保健
此範例是一個針對醫療保健提供者的顧客體驗旅程地圖。在此案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慢性病患者的旅程。
階段 | 客戶行動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 |
---|---|---|---|---|---|
症狀研究 | 在線查詢症狀,閱讀文章 | 擔心、不確定 | 健康網站、病患入口、搜尋引擎、健康論壇 | 資訊過多或不可靠 | 提供可信的症狀檢查工具 |
預約 | 尋找醫療提供者並安排就診 | 有動力、稍感壓力 | 醫療應用程式、網站預約入口、呼叫中心 | 時段有限,預約工具難用 | 提供線上預約、清晰的可用時段、就診前數位表單 |
診斷 | 與醫生會面,接受檢查,獲得診斷 | 焦慮、困惑 | 面對面就診、遠距醫療平台、電子病歷入口 | 下一步不明確,術語混淆 | 使用簡單語言,自動化後續步驟訊息 |
治療計畫 | 討論護理計畫,開始用藥 | 充滿希望、謹慎 | 行動健康應用程式、提供者入口、電子郵件跟進 | 難以追蹤,不確定聯絡對象 | 個人化護理路線圖,整合健康追蹤器 |
後續追蹤 | 參加檢查或虛擬就診,監控病情 | 有掌控感、負責任 | 預約提醒(簡訊/電子郵件)、病患入口、遠距醫療 | 錯過或遺忘後續追蹤 | 自動提醒、就診後摘要 |
角色設定: Alex,40歲,全職專業人士,患有慢性健康狀況。
階段: 症狀研究 → 線上掛號 → 診斷 → 治療計劃 → 復診。
情緒: 預約和診斷過程順利,但診斷後感到不確定。
主要痛點: 等待時間過長以及診斷後的下一步不清楚。
主要機會: 提供線上預約、訪前數位表單,以及透過電子郵件/簡訊的自動化通知。
教育
以下範例適用於教育機構。它以一位剛畢業的女性為例,她希望找到並參加一個線上 MBA 課程。
階段 | 客戶行動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 |
---|---|---|---|---|---|
認知 | 搜尋線上MBA課程 | 好奇、充滿抱負 | 大學網站、Google搜尋、廣告 | 課程之間的價值差異不明確 | 利用目標廣告,分享學生成功案例以突顯課程優勢 |
課程比較 | 比較課程內容與費用 | 感到壓力、分析中 | 課程頁面、比較工具 | 難以比較財務補助選項 | 提供互動式比較工具以簡化決策過程 |
申請 | 撰寫申請文章並填寫申請表 | 壓力大、不確定 | 申請入口、招生電子郵件、支援聊天 | 申請要求繁瑣,財務補助資訊不清楚 | 提供引導式申請清單及自動提醒以簡化流程 |
註冊 | 接受錄取通知,設置學生帳戶,選擇課程 | 興奮、有些困惑 | 歡迎電子郵件、線上說明會 | 註冊步驟不清楚,登入資訊遺失 | 提供逐步註冊指引及登入幫助服務 |
課程參與 | 參加課程並與師生互動 | 有動力、專注 | 學習管理系統(LMS)、行動應用程式、討論論壇 | 時間管理挑戰及技術問題 | 提供時間規劃工具、技術支援及師資介紹影片 |
畢業 | 提交最終專案並參加線上畢業典禮 | 自豪、成就感 | 畢業入口、典禮直播、校友電子報 | 畢業後的轉型支援有限 | 提供職涯輔導、履歷模板及就業平台支援 |
角色設定: Maria,22歲,剛畢業,正在尋找一個能提供靈活性的線上 MBA 課程。
階段: 意識 → 課程比較 → 申請 → 註冊 → 課程參與 → 畢業。
情緒: 整個過程為用戶帶來正面情緒。唯一導致困惑和負面情緒的階段是申請。
主要痛點: 申請要求過於繁瑣且對財務援助缺乏清晰說明。
主要機會: 提供入門檢查清單與電子郵件/簡訊的自動提醒。
B2B
這是另一個 B2B 顧客旅程地圖範例。這次我們不聚焦於 SaaS,而是專注於商業辦公家具供應商。在此範例中,一位辦公室經理聯繫公司以為新辦公空間購買家具。
階段 | 客戶行動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 |
---|---|---|---|---|---|
認知 | 研究辦公家具供應商及趨勢 | 好奇、時間壓力大 | 搜尋引擎、LinkedIn、貿易展覽、行業刊物 | 選項過多,不清楚誰專注於 B2B | 針對性的 LinkedIn 廣告、行業特定內容、案例研究 |
考慮 | 索取報價、瀏覽目錄、比較供應商 | 分析型、謹慎 | 網站、產品目錄、與銷售代表的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繫 | 回應時間慢,客製化選項不明確 | 專屬客戶經理、快速報價、3D 佈局預覽 |
購買決策 | 確認訂單、協商條款、簽署合約 | 自信、謹慎 | 提案文件、電子簽名工具、採購入口 | 審批流程冗長,交付條款透明度不足 | 透明定價、可視化交付時間表、數位合約追蹤 |
交付與安裝 | 接收家具,與內部團隊協調安裝 | 焦慮、注重細節 | 物流儀表板、交付確認電子郵件、現場團隊 | 交付延遲或安裝不完整 | 即時追蹤、安裝日清單、完成照片證明 |
售後支援 | 跟進保固事宜,考慮再次訂購 | 鬆一口氣、成就感 | 客戶支援、電子郵件通訊、供應商聯繫 | 難以聯繫支援,不清楚下一步 | 主動跟進、再次訂購提醒、滿意度調查、忠誠折扣 |
人物角色: David,38歲,辦公室經理,在一家成長中的公司工作,負責為新辦公空間配置家具。
階段: 發現階段 → 考慮階段 → 購買決策 → 交付與設置 → 售後支援
情緒: 除了交付與設置階段的延遲導致顧客的不滿與焦慮外,其餘階段都進行得很順利。
主要痛點: 履行過程中的延遲和缺乏清晰度。
主要機會: 提供即時報價工具、交付進度追蹤系統,以及 24 小時內回應的售後服務。
全渠道零售商:實體店與線上商店的顧客旅程範例
最後,我們將探討一個零售顧客旅程地圖範例。這家零售商同時擁有實體店和線上商店。因此,我們使用的這個人物角色會以兩種方式搜尋商品並進行購買。
階段 | 客戶行動 | 情緒 | 接觸點 | 痛點 | 機會 |
---|---|---|---|---|---|
產品探索 | 透過廣告、社群媒體或瀏覽時看到產品 | 感興趣 | Instagram、行動應用程式、店內展示、搜尋引擎 | 對產品供應或促銷差異感到困惑 | 個人化產品推薦及跨渠道同步的促銷橫幅 |
店內訪問或應用程式瀏覽 | 在店內或應用程式中比較產品選項 | 專注、比較中 | 店內員工、應用程式介面、產品頁面 | 促銷或價格在不同渠道間不一致 | 統一價格、清晰的供應資訊,以及促銷和庫存的應用程式與店內同步 |
購買 | 在店內或透過應用程式購買 | 滿意、高效 | POS終端機、行動結帳、數位錢包 | 根據渠道不同,可能錯失忠誠點數或促銷代碼 | 整合應用程式與店內的忠誠計劃 |
配送或取貨 | 等待配送或到店取貨 | 不耐煩或興奮 | 訂單追蹤頁面、取貨櫃檯、簡訊/電子郵件更新 | 取貨流程不清楚,配送/取貨政策混亂 | 提供清晰的取貨指引及即時訂單追蹤 |
退貨或忠誠互動 | 退回商品或在應用程式中探索新優惠及積分 | 充滿希望、忠誠 | 退貨櫃檯、應用程式忠誠儀表板、電子郵件、聊天機器人 | 根據渠道不同,退貨政策體驗不一致 | 基於應用程式的退貨QR碼、應用程式通知忠誠獎勵及新促銷 |
人物角色: Lily,34歲,都市購物者,交替在實體店和移動應用程式中購物。
階段: 商品發現 → 店內訪問或應用程式瀏覽 → 購買 → 交付或取貨 → 退貨或忠誠度參與
情緒: 在該零售商購物是一個正面的體驗。僅在實體店與線上應用程式之間存在一些不一致性。
痛點: 線上與實體店促銷活動不一致。
機會: 實現線上與線下渠道的促銷活動與庫存同步化,並啟用店內取貨和基於應用程式的忠誠度獎勵。
創建顧客旅程地圖的最佳實踐與常見錯誤
這些顧客旅程地圖範例之一可能適合您的業務。在本節中,我們將分析在創建顧客旅程可視化時需要記住的最佳實踐和常見錯誤。
創建顧客旅程地圖的最佳實踐
創建顧客旅程地圖的最重要最佳實踐如下:
- 從真實數據開始: 大型企業如亞馬遜,通過分析顧客購買行為數據,精確識別痛點並優化其顧客旅程地圖。避免假設,並使用更新的數據來完善您的地圖。
- 跨團隊協作: 大品牌在不同團隊間共享顧客旅程地圖,以確保其願景的一致性。
- 保持以顧客為中心: 許多企業優先考慮用戶目標,而非內部指標,以確保其產品符合顧客期望。Spotify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定期更新: 您的顧客及其行為始終在變化,您的旅程地圖也應隨之演變。像 Slack 這樣的大型組織已經實施了這一做法。
常見錯誤
最後,以下是學習如何創建顧客旅程地圖時必須避免的一些常見錯誤:
- 假設旅程: 不要僅僅猜測顧客的情感反應。嘗試使用從真實受眾中收集的數據來驗證旅程。某品牌未通過數據驗證顧客旅程,導致產品設計與顧客需求脫節。
- 過多的角色設定: 您的品牌可能有許多不同的顧客類型。然而,為每一個類型創建一個角色是低效的,並可能導致團隊之間的混淆。請專注於 2–3 個核心角色以保持清晰。
- 忽略情緒: 忽視顧客的感受意味著錯過了重要信息。請確保您擁有足夠的數據來確定他們對您的產品的情感反應。
- 過度複雜化: 根據您使用的顧客旅程地圖工具,您將獲得許多視覺元素。然而,最終結果應保持簡潔和專注。
- 未能採取行動: 顧客旅程地圖只是第一步,應始終伴隨著對您發現的實施。
EngageLab 如何協助構建與實施顧客旅程地圖
瞭解顧客旅程地圖是什麼固然重要,但擁有合適的工具來實施它同樣關鍵。

EngageLab 是一個溝通平台,能協助您的企業將顧客旅程地圖轉化為可執行的溝通工作流程。以下是具體方式:
多渠道訊息傳遞: EngageLab 協助您在顧客旅程的關鍵階段,透過 WhatsApp、簡訊、電子郵件及推播通知精準觸達用戶。
行為觸發: 根據不同的顧客旅程設置行銷自動化流程。EngageLab 允許您為旅程的每個步驟設置多種行為觸發條件。
分眾工具: 在 EngageLab 中,您可以快速且輕鬆地建立聯絡人清單。將您的受眾分為不同的角色,並向他們發送個性化的訊息。
A/B 測試: 透過實驗測試內容、時機與渠道,優化每個接觸點。
旅程分析: 提供寶貴的統計數據,幫助衡量流失率、轉換率及用戶滿意度。
EngageLab 是實施各種規模企業顧客體驗旅程地圖的最佳選擇。這是一個高度可擴展的工具,能隨著您的業務成長而靈活調整。此外,您的行銷團隊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程式碼的情況下嘗試不同的策略。這種低程式碼環境使其成為從單一平台開發全渠道策略的完美選擇。
以下是 EngageLab 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示例:
- 電子商務: 觸發購物車遺棄提醒或配送進度跟進的網頁或應用程式推播通知。
- SaaS: 創建逐步引導用戶的上手流程。
- 銀行與金融: 通知用戶申請進度、付款提醒或貸款資格。此外,使用 OTP 保護用戶數據。
總結
顧客旅程地圖不僅僅是一個視覺圖表,而是一個將您的業務目標與顧客需求聯繫起來的戰略工具。因此,它已成為希望改善並為顧客提供最佳體驗的企業的必備工具。
通過結合本指南中的所有知識,您現在可以使用 EngageLab 實施您在顧客旅程地圖中發現的機會。立即註冊 EngageLab,獲得戰略優勢。